俗话说打江山容易,坐江山难。对于创业者来说,也同样面临着创业和守业的问题。创办公司和建设公司哪个更重要呢?知名投资人、投资机构SV Angel创始人David Lee在博客中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硅谷顶尖的风险投资家和著名的博客作者弗莱德·威尔森(Fred Wilson)开了一系列课程,讲授如何建设可持续公司。他的相关博客文章也强调了“创办”与“建设”公司的区别。
要在硅谷或纽约创办一家公司是再容易不过的事情了。总的来说,我个人认为这是一件好事。然而,创办公司虽然是再容易不过的事情,建设公司却成了再困难不过的事情。
“建设”一家公司意味着创建一套耐用的机制,在多个技术圈内实现创新和繁荣。这需要十年、二十年的努力。乔·克劳斯(Joe Kraus)曾经对我说:“持久性是科技行业最难能可贵的东西。”他的意思是说,要对科技圈施加长期、连贯、持续的影响是非常困难的,毕竟这个行业的变化速度太快了。在我看来,做到这一点的人/公司包括安迪·格罗夫(Andy Grove)、杰夫·贝佐斯(Jeff Bezos)、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和谷歌。Facebook显然也即将实现这一状态。
我们身处的年代对企业创办者大肆褒奖。创业公司获得了所有的关注,而公司的建设者却默默无闻。这不难理解,谁让前者更令人血脉膨胀呢?由于身处的行业很特别,我们SV Angel可能要为此负一些责任。我的观点是,任何有勇气和智慧创办公司的人,理论上都应当有这样的机会。美国与其他国家的主要区别就在于企业家精神和企业家文化。简化创办公司的流程应当成为常态。
有人并不认同我的观点。毕竟,这或许只适合硅谷和纽约的环境,而且这样做必将带来成本。这种观点不无道理。但权衡利弊后,我还是希望创办公司能够更简单,而不是更复杂。这些公司的前几笔融资通常来自承受得起损失的个人或实体。在我看来,这就像是研究生院的奖学金。
但对于“建设公司”,我却不这么想。融资500万、1000万甚至更多钱,确实应该成为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此时,这家公司的真正投资者可能是养老基金、大学捐赠基金或其他公有/私有实体。此时,你会让人们拖家带口、不远万里来帮助你“建设”公司。此时,你虽然已经找到了合适的产品/市场,但仍有可能判断错误。在这个阶段,除非你有过这样的经验,否则就应该招募一个或一群有这种经验的人。但正如上文所说,这种人很难找到。
我们SV Angel重点关注创办阶段的公司。我们也与处于各个拐点的企业合作。但我们通常所投资的创始人,都希望“毕业”,然后进入这个艰难的阶段——建设一家公司。我们的参与通常发生在前18个月,如果他们能毕业,我们希望下一个阶段可以持续10年至20年。
本文来自
广州品牌网站建设网站设计公司-广帆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