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络媒体地位的确立与提升
互联网进入中国之初,人们对它的了解是朦胧的,没有任何人把它视为“媒体”。即使是1995年最先上网的一批报刊,如当年1月12日国内第一份上网的中文刊物《神州学人》、10月20日国内第一家上网的日报——中国贸易报等,都称自己是“电子版”、“电子报”。当时充其量认识到原来的纸媒形态借助互联网发生了改变,但尚未把互联网视为独立的新兴媒体。
随着互联网发展,其自身具有的新闻信息超强的传播力开始显现,于是国内外学界、媒体界开始有人将互联网比作继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之后的第五种大众传媒,随后又将报纸、杂志合为一类,将互联网称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传统大众传媒之后的第四媒体,这一称谓在1998年5月联合国新闻委员会召开的年会上正式提出后在国内很快得到广泛使用。
时至2000年,“网络媒体”的称谓开始出现,由于它在概念上较之第四媒体更为准确,于是得到业界和学界的认可,到2001年时已被广泛使用,同年10月新华网在青岛主办首届全国性研讨会,正式亮出了“中国网络媒体论坛”的名号。
从电子版到第四媒体再到网络媒体,反映了人们从传播角度对互联网的认识不断深化,这一过程在短短五、六年的时间内便完成了。
按照美国学者的标准,一种媒体使用的人数达到全国人口的20%以上,才能被称为大众传媒,在美国达到5000万人使用这一标准的大众传媒,广播用了38年,电视用了13年,有线电视用了10年,而计算机信息网络只用了5年。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在迈入互联网时代之际,工业化尚未完成,要想使网络媒体成为普及率达到20%以上的大众传媒,自然比美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来得费时。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第23次统计,截至2008年12月31日中国网民规模达到2.98亿,普及率达到22.6%。也就是说,从1994年到2008年,中国网络媒体成为普及率达到20%以上的大众传媒用了14年。
中国网络媒体的地位在这一过程中是不断提升的,进入新世纪,党和政府已将其视为中国新闻传媒的重要组成部分。2008年,网络媒体在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中发挥的巨大而独特的作用,使它此时也真正跻身于主流媒体之列。
截至2013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6.1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5.8%。②这一方面说明中国互联网市场规模是全球最大的,今后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说明,中国互联网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仍有明显差距,创新发展仍是第一位的。
二、网络媒体传播的魅力与威力
中国互联网20年的发展,从媒体和传播的角度可以划分为以下4个阶段:
初始阶段——(1994至1998年)
Web1.0阶段——(1999年至2004年,以门户网站、新闻网站为代表)
Web2.0阶段——(2005年至2009年,以博客、播客(视频分享)为代表)
Web3.0阶段——(2010年迄今,以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为代表)
从上述4个阶段看,中国互联网传播格局差不多每5年就发生一次重大变化。
互联网1.0阶段奠定了网络媒体的地位,互联网2.0阶段造就了自媒体的局面,互联网3.0阶段造就了社会化媒体和媒体社会化的局面。互联网传播的每一次“升级”,均是在新技术的引领下出现新的应用、新的业态,进而造成整个格局和市场的变化。互联网进入3.0阶段,从更大的技术背景看,是今天已全面进入的光纤宽带时代、移动互联网时代、后PC时代、云计算时代和大数据时代。
流动在互联网上的信息具有极大丰富、形态多样、传播快速、无远弗届、互动交流等特点。它囊括了传统大众传媒所有的表现形态和特点,同时具备它们所不具备的形态和特点。互联网将通信与传播集于一身,又将大众传播、组织传播、分众传播、小众传播等各种传播形态集于一身,而且新技术、新应用接力般地出现,为网络媒体不断增添新的传播利器。
网络媒体的传播魅力由其特性决定。如多媒体的传播形态是网络媒体的重要特性之一。在窄带拨号上网阶段,主要是文本形式和文件极小的图片传播,或许还感受不到有多少魅力。随着进入宽带网络阶段,以及各类数字摄影、数字音视频技术的发展,网络媒体将用户带入了全新的看图时代和影像时代,各类信息、知识、数据可视化的表现手段越来越丰富,制作越来越精良。又如,互动性是互联网另一重要特性。第一批网站建立之际,如1995年“瀛海威时空”开通时,便提供了基于网站的电子论坛(BBS)服务,它立刻成为网民意见表达的活跃园地。论坛不仅成为各网站的“标配”,一些还发展成巨大规模的网络社区,作用及影响至今。进入社交媒体阶段后,由于新应用的特点及各类平台间的相互开放,互动性得到空前加强,进一步促进了网民的参与度与活跃度。
网络媒体的传播威力由其作用决定。当社会面临重大危机和严峻考验时,如2003年“非典”、2008年汶川大地震来袭,以及各种天灾人祸发生时,网络媒体展现出的广泛而快速的信息通达、动员组织、服务保障、表达关爱、凝聚共识等独特作用,一次次地书写了令人难忘的篇章。又如,在对网络媒体监督作用的研究中,有国外媒体工作者将其比作“第五权”。③而在中国的语境下,网络监督、网络反腐近年来则成为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主题词。这种监督之所以具有威力,说到底,是以互联网为手段的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公民监督。2012年12月6日上午,《财经》杂志副主编罗昌平连发3条微博向中纪委实名举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刘铁男学历造假、巨额骗贷,对他人恐吓威胁等问题,中纪委于2013年5月终于宣布刘铁男涉嫌严重违纪,随后刘被开除党籍、公职并移交司法机关,这一事件成为2013年最具代表性的网络反腐案例。
在中国互联网、网络媒体发展的进程中,曾有人将它们与小报小刊并列,称“小报小刊互联网”或“小报小刊网络媒体”,而今天的中国网络媒体早已成为有着独特传播魅力和影响力的主流媒体。
本文来源于广州网站建设公司与广州网站设计制作公司-广帆互动广州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