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作为设计师的你已经下定决心,要加入一个真正的产品团队,那么懂一点技术相关的知识绝对是加分项!不如今天就从最基础的开发模式起步吧。
“敏捷开发”(agile)是一个行业专用术语,它常常出现在雇主和招聘人员口中。而对没有在软件工程领域工作过的设计师来说,恐怕很难理解这到底是什么意思。所以有意往软件工程领域发展的设计师,你可能需要了解什么是敏捷开发。作为一个网页设计师,下面分享下我眼中的“敏捷”设计方法。
这不是一篇全面的设计指南,也不是什么关于“scrum”或“agile”的不二真理,但如果你正在准备参加一个互联网产品或软件的面试,本文可以帮你建立一些基本的认知。
我会就“敏捷开发”是什么、如何运作来做介绍,当然也包括其他相关术语,如“产品需求池”、“迭代需求列表”、“每日Scrum Meeting”以及“潜在可交付产品增量”等概念。
当我们谈论“敏捷开发”时,我们在谈什么?
在2001年的一次软件开发者的团体讨论中,“敏捷开发(Agile)”一词首次出现。他们一致认同需要一种全新的工作流程,并为此设立了12条原则,将之整合为一份宣言。
这份关于敏捷开发的宣言描述了一种工作流程、一种方法论。
敏捷开发
敏捷开发的定义中包含了其他更细分的方法,其中大概最热门的就是“scrum”了。Scrum是一种迭代式增量软件开发过程,通常用于敏捷软件开发。迭代是指把一个复杂且开发周期很长的开发任务,分解为很多小周期可完成的任务,这样的一个周期就是一次迭代的过程;同时每一次迭代都可以生产或开发出一个可以交付的软件产品。
不管在什么案例中,敏捷开发的方法都意味着迭代式、周期性的开发工作。把它和“瀑布流”式方法对比着看,会更有助于理解。
瀑布流式开发
对产品开发来说,瀑布流是一种更传统的方式。它意味着整个开发过程必须是连续性的,也因此更严格、死板,甚至更低效。
与瀑布流相比,敏捷开发的好处就在于它的最终产品能更快地对接市场,需要更多团队协作和增量投资。另一方面,因为它的灵活可变,它常常使利益相关者感到紧张,也常常被误解。
它是如何工作的?
现在让我们看一下在实际设计场景下,敏捷开发流程(agile workflow)到底是怎样的吧。
产品需求池(Product Backlog)
迭代需求列表 (Sprint Backlog)
对于每一张功能卡片,设计师和开发者都需要预估各自完成时间,并给出相关排期——而这只是一个估计值。在第一个“迭代(sprint)”完成后,对下一个“迭代”所需花费的时间,你会更加心中有数。通常来讲,在一次”迭代“中,每一张功能卡片都会按优先级被给予一个“T恤尺寸”(XL, L, M, S),而它们各式各样。
一般来讲,迭代需求列表,除了项目需求还有状态显示,例如“迭代前”、“评审中”、“项目受阻”等。这些卡片被张贴在Kanban墙上(Kanban在日语中写作“看板”),从而将所有功能开发进展“可视化”。当然你也可以用网上的工具来实现类似的目的,比如Tower、Teambition等。
每日Scrum Meeting
每日Scrum Meeting类似于每日总结会。根据我的经验,组内的每一个人都清楚知道自己在做的事情,Scrum Meeting使得大家在早上互相了解对方的相关情况,了解项目进度,为即将到来的一天设定工作方向。
潜在的可交付(Shippable)产品增量
在每一次需求迭代后,按理说你应该能够提交可交付的产品增量(shippable increments)。这个术语适用于很多领域,但理论上很难实现。它表示在功能上做出改进的产品部分。
作为设计师你应该知道的
与产品打交道
尽管敏捷开发来自软件工程领域,但该方法论对于网站和应用开发都非常有效。比如说,从你所创建的人物角色中,你可以勾勒出目标用户的需求,并基于此挖掘所需的功能点。
锻炼准确预估能力
你将需要与产品经理,或敏捷开发的高手合作(当然和谁合作取决于你在什么样的组织/公司)。通常他们负责确保事情按计划发展,因此会让你尽可能准确地进行预估完成时间。你将会发现你很容易做出过于乐观的预估,所以请现实一些吧 —— 没有人会记仇的。
高度协作
敏捷开发的一个最大好处,在于它是一种高度协作化的工作方式。例如,在传统的瀑布流式开发中,一般你把设计交给开发者后,你就再也见不到它们了。但在敏捷开发的迭代工作流程中,你会和程序员肩并肩坐在一起工作,完成每一次产品迭代。
结论
作为设计师,从自由工作者成为大公司的一员,与多个团队合作、参与敏捷迭代项目,这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转变。根据我的经验,敏捷开发是一个很有效的工作模式,它的原则甚至可以应用到你的个人项目中。通过理解协作式的工作方式以及如何评估完成时间,你将会更加高效与设计团队协作。
本文来源于广州网站建设公司与广州网站设计制作公司-广帆互动广州公司!